2025-09-29
近日,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(CPIA)主辦,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承辦的“2025光伏行業技術創新大會暨技術百人會”在四川宜賓盛大召開。會議聚焦光伏行業先進技術交流與合作,為行業技術發展帶來新思路和新方向。來自光伏企業的技術專家、專業檢測機構代表及高校院所學者等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產業鏈各環節創新技術的應用路徑與未來發展方向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劉譯陽、中共宜賓市委副書記曾令舉出席會議并致辭。在大會開幕式后,一道新能CTO、同時擔任CPIA咨詢專家的宋登元博士,作為大會首位主旨報告嘉賓,發表題為《光伏前沿技術與產業化發展》的深度分享。同時宋登元博士作為對話嘉賓參加了高峰對話環節,與行業專家就光伏技術多元化共生發展路徑、度電成本優化策略及技術未來發展格局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。
從晶硅時代到多技術共生
宋登元博士指出,光伏已進入技術多元化共生共榮階段。據CPIA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(2024-2025),2024年N型TOPCon電池市占比達71.1%,標志著晶硅技術完成從P型到N型的代際躍遷。目前,光伏行業技術發展百花齊放,形成了TOPCon、HJT、XBC、鈣鈦礦及疊層電池等多種技術協同共進的立體化技術矩陣。
宋博士表示,在光伏產業技術迭代加速、技術路線競爭備受關注的背景下,未來技術進步早已超越單一技術路線替代的階段,融合共生才是核心方向。無論是當前主流的TOPCon、HJT技術,還是備受關注的XBC與鈣鈦礦疊層技術,絕非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,而是基于不同應用場景、具備互補優勢的生態共同體。
他進一步指出,在此趨勢下,單純基于技術路線的優劣之爭已逐漸失去意義。真正的發展關鍵,在于打破技術與場景間的壁壘,將技術創新深度融入具體應用場景,唯有讓技術精準匹配場景需求,在實際落地中解決真問題、創造真價值,才能最大化釋放技術效能,最終為客戶實現商業價值與體驗價值的雙重提升,這亦是光伏行業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。
度電成本、效率與產業生態黃金三角
宋博士表示,在目前技術路線的全景圖譜中,晶硅技術憑借高效率、高穩定性、高環境友好性、低成本的“三低一高”的優勢,持續占據主流地位。與此同時,鈣鈦礦/晶硅疊層技術已經成為突破晶硅電池29.4%效率極限的關鍵路徑。這種技術的最佳路徑是四端鈣鈦礦/TOPCon晶硅疊層電池技術。頂部鈣鈦礦子電池1.6-2.0eV的寬帶隙選擇,使其能高效捕獲短波光譜,同時降低對太陽光譜角度變化的敏感度;底部TOPCon晶硅子電池則專注響應長波紅外光。這種光譜分工使系統整體效率突破單結電池的極限。更關鍵的是,兩個子電池通過獨立端子實現電流解耦,省去了傳統疊層電池必需的電流匹配層和復合界面,既避免了因電流失配導致的能量損失,又簡化了制備工藝。
“一主三翼”多元技術融合戰略
一道新能“一主三翼”技術路線以N型TOPCon技術為核心支柱,構建了覆蓋光伏多元技術的創新矩陣。作為主航道的TOPCon技術已迭代至5.0版本,其量產電池平均效率突破27%,開路電壓達746mV,成為行業效率標桿。而三翼則延伸至三大前沿領域,DBC 3.0 Plus技術通過隧穿層重構,經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實現27.77%的電池效率。TSiP鈣鈦礦/TOPCon疊層技術將四端組件效率提升至26.8%,并已成功應用于三峽能源示范項目,“平米級鈣鈦礦/TOPCon晶硅四端疊層組件及其百兆瓦級生產工藝”入選國家能源局《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名單》,鈣鈦礦/TOPCon疊層組件入選《2024年全國發電設備行業十大科技創新》典型案例。SFOS技術則瞄準40%的極限效率,重新定義光伏技術邊界。以TOPCon為平臺,通過多技術協同突破單晶硅的物理極限,“一主三翼”技術路線的協同效應不僅體現在效率提升上,更是通過差異化技術組合拓寬了應用端場景,重塑了光伏產業格局。
技術協同與場景定制雙重突破
在高峰對話環節,宋登元博士進一步談到,中國光伏的全球競爭力,源于全產業鏈協同的生態優勢,2023年光伏成為國家第二大電源的背后,是硅料、玻璃、逆變器等產業鏈環節的抱團創新。TOPCon、HJT、鈣鈦礦疊層等技術的并行發展,標志著產業從效率競賽轉向了價值深耕。光伏治沙項目在極端高溫下的穩定運行、海上光伏抵御高鹽高濕風浪的可靠表現,無不印證著技術必須與終端場景深度耦合的生存法則。針對同質化困局,唯有通過差異化場景適配與全鏈條協同,才能實現技術價值的市場化共融。同時協同更需要催生出新型行業標準體系,從邊框材料的光學優化到漿料導電性能的提升,每個環節的創新都在為度電成本下降注入乘數效應,推動光伏產業從單一效率競爭轉向體系化創新競爭。
中國光伏產業的技術突圍與生態重構,從規模紅利到價值紅利的轉型,本質上是從資源消耗型增長向創新驅動型發展的躍遷。未來,一道新能將在晶硅技術的高效穩定與疊層技術的效率方面持續突破,共同構建起度電成本持續下降的技術底座;而產業鏈協同與全場景適配的雙輪驅動,則能讓技術創新真正落地為可量化的能源價值。隨著技術創新產業化加速,產業鏈上下游增值提效,相信中國光伏產業將在技術引領與生態協同的雙重軌道上,恢復良好的產業生態,持續改寫全球能源格局的版圖。